記者羅欣怡/新竹報導

▲已故清大校長沈君山(左)與曹興誠(右)對弈。(圖/翻攝自「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
曹興誠口頭承諾捐贈的1500萬去哪了?在各界不斷翻出「已捐」的證據下,清大堅持沒收到,就連前校長陳力俊也翻盤14年前的說法。曾經擔任陽明交大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的林志潔也以過來人身分,分析對這件事的看法,並喊話國民黨立委翁曉玲「不要再有造謠和誹謗的情事發生。」
林志潔指出,當代大學的捐款管道非常多元;她舉例,錢有可能是進學校的校務基金,但也有可能是去校友會,或者是成立清寒獎學金,也有可能是成立學術講座,或者是為了節稅的考慮,以配偶或者是企業的方式來跟學校進行產學合作,促進教育跟科技的研發,或者是挹注學生。

▲陽明交大教授林志潔今(26日)也說出看法。(圖/林志潔提供)
林志潔說,30年前,當時校務基金的管理或許未臻完備,但是清華大學在30年來多次的在公開的新聞稿,或者是在媒體上表示「確實」收到曹董事長的1500萬;其中甚至聯合報還報導「這一筆錢部分被拿來用作學術的獎座」,而第一場邀請的正是李遠哲博士。由此可知,清大收受這1500萬不管用任何的方式,確實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林志潔分析,如果現在清大認為這1500萬當時是有疑義,應該公開發一個新聞稿來說明事情的來龍去脈;她也以同在高等教育機構工作的身份喊話翁曉玲,認為翁曉玲除了是不分區的立法委員,也是清華大學的專任副教授,「現在的大學急需要各界的挹注,不論是就學生的實習、學生的獎學金或者是大學的科技研發,或者是國際學術聲望的提升。」
林志潔認為,各界的捐款對大學來說是當務之急,「我個人很希望這個事情不要影響各界來捐款給大學的意願。」同時也呼籲清華大學,作為國內頂大和學術龍頭之一,應該要妥善處理捐款問題,「也希望翁曉玲委員要本於學術知識份子的良知,以及愛護高等教育的精神,不要再有造謠和誹謗的情事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