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連國程/綜合報導
中國兩會即將在下週登場,2025年國際情勢複雜多變,會議將聚焦經濟、民生、科技等議題,而外界一致認為訂出今年的經濟成長目標是兩會的首要任務,此外,刺激生育率也是中國政府當前的重要目標,已有政協委員表示將提案,降低法定結婚年齡至18歲,希望可以「提高生育人口基數,釋放生育潛能。」然而,根據中國官方2月初發布的數據,2024年中國新婚夫婦數量跌至歷史新低,僅有610萬對夫妻登記結婚;離婚數量則不減反增。有分析指,高失業率與生活成本上漲,以及缺乏強力社福支持等問題,都是年輕人不婚不生的原因。

▲中國兩會即將在下週登場,圖為2023年兩會開幕實況。(圖/翻攝自央視)
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人大)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政協)即將於3月4日以及3月5日展開。根據報導,中國總理李強預計公布今年的經濟成長目標。中國在2024年設定的經濟成長目標約為5%,儘管內需不足、民眾消費力不強,中國還是在去年達到目標。
然而,中國內在經濟環境跟外在挑戰充滿不確定因素,美國總統川普4日對所有中國進口商品加徵10%關稅。根據彭博社報導,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20日要求墨西哥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關稅,以換取美方豁免對墨西哥商品加徵關稅,在種種因素影響下,有分析指出,今年中國設定的經濟成長目標恐不到5%。
中國的景氣不見起色,又面臨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外界推測中國兩會可能會提出新策略,將目光轉向加強與「一帶一路」國家合作;但巴拿馬政府6日才宣布退出一帶一路,中國在外部環境受限制的情況下,刺激內需就變得更迫在眉睫。外界預估中國可能藉由提升消費品質跟環境刺激買氣。然而,學者日前分析,中國可能撐不過美國這波關稅措施,因為企業陸續將工廠移出中國,對已經疲弱的內需恐怕是雪上加霜。
美國除了在貿易上直接對中國加徵關稅,在地緣政治上也積極牽制中國的影響力,就連跟習近平緊密合作的俄羅斯總統普丁最近也跟川普越走越近,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4日連忙與普丁通話,強調中俄兩國是搬不走的好鄰居,緊密關係不會受外部干擾。
中國兩會也聚焦民生議題,面對連續三年人口負成長,以及人口老化問題,中國全國政協委員陳松蹊計劃提案,將法定結婚齡從男性22歲、女性20歲,均調降至18歲,期望能「提高生育人口基數,釋放生育潛能。」陳松蹊也表示,希望能取消「三孩政策」的限制,「以適應新時期人口發展的迫切需要」。
然而,更改這些有關結婚與生育限制的規定,可能也於事無補,因為中國2024年結婚數量創新低之際,離婚率則不斷升高。
過去中共已祭出一些福利政策鼓勵年輕人結婚生子,甚至在2021年還修改離婚制度,提供怨偶們30天冷靜期,讓婚姻「進得去、出不來」。但根據中國民政部2月8日發布的統計數據,2024年中國結婚登記數為610.6萬對,較前一年減少20.5%,達到1986年有紀錄以來新低;2024年離婚人數則上升1.1%,共有260萬對夫婦登記離婚。
路透社25日報導指,在中國因為育兒費用高、不願結婚,或是不願放棄事業,讓越來越多人選擇不生;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指出,為鼓勵生育,中國官員推出一系列措施,包括發放津貼及各種宣傳活動,讓年輕人願意結婚生子;各地政府也舉辦相親、集體婚禮,並淘汰聘金的陋習減輕新郎負擔,甚至直接發現金獎勵結婚,但目前未見成效。
報導指,主要是因為失業率、生活成本上升,以及社福支持不夠,讓年輕人光應付生活就受夠了。中國社群平台微博就有一名網友在結婚率創新低的文章下留言,「生活這麼累,哪有勇氣結婚」,引起熱烈回響。此外,中國社會普遍存在的職場歧視與父權傳統,例如對女性有育兒及操持家務的期待,讓不少女性對婚姻望之卻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