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士誼/台北報導

▲公督盟呼籲,行政院應盡速對總預算提出覆議案,且藍白需修正總預算審議的各種問題,才是唯一解方。(圖/公督盟提供)
中央政府總預算三讀後爭議仍持續不斷,公督盟今(20)日召開記者會呼籲,行政院應提出覆議案,並稱是總預算不合理刪凍的「唯一解方」,公督盟也批評,藍白將總預算當成兒戲,立法院的總預算審查報告更是敷衍全國人民,並呼籲立院應接受覆議案,針對總預算重審並補正。
公督盟指出,本次總預算中,特定機關業務費被大量刪凍,包含總統府、監察院、行政院 、黨產會等,造成行政機關基本運作嚴重癱瘓,立法院長韓國瑜卻刻意倒果為因,呼籲行政院不宜輕易提出覆議,倘若不覆議,從在野黨所提出的預算解凍、追加預算,或者主計總處所提的預算流用/暫付,顯然都有其不可行之處,公督盟強調,不能病急亂投醫,帶頭違反《預算法》規定,唯一解方就是支持覆議重審。
公督盟表示,近年來,預算以凍代刪已是常態,若按照過去的解凍程序,經常拖至五月過後才處理完畢,若委員會召委不積極排案,恐讓預算拖至年後都無法順利解凍,「就以外交國防委員會來說,民國106年的解凍案至今都還尚未處理」。且本次凍結金額創新高,對國家政策影響相當全面。公督盟舉例,如國防部業務費凍結30%,且必須在執行30%後才可申請解凍,若無法盡速解凍,可能導致部隊伙食、辦公費斷炊等狀況。
公督盟續表示,預算解凍按標準程序至少要30天以上,最簡單的是「向委員會提出書面報告後始得動支」,但通過的幾百件的凍結提案中,條件幾乎都是專案報告,或經院會同意始得動支。而立法院二月底開議後,在正常議事日程下,僅有27天的院會可以處理,倘若部分經費在三月底花完,拖到五月才解凍,空窗期該如何解決?「若許多預算凍結案拖至年底仍無法順利解凍,在未保留的情況下就形同實質刪減,將嚴重影響國人權益!」
公督盟續指,總預算除了刪凍金額大量集中在特定機關和科目外,立法院亦統刪國外旅費及出國教育訓練費60%,嚴重影響台灣與國際的連結;媒體政策及業務宣導費刪60%,弱化政府說明重大政策的能力,通案統刪金額還留下但書,不得低於939億,然扣除已核實計算的通刪303億,行政院還須自行調整636億,嚴重違反憲法權力分立。公督盟強調,行政院應盡速提出「覆議案」,同時也警告藍白兩黨,應該針對總預算的問題進行修正,降低對社會大眾的影響,這才是目前的唯一解方。

▲公督盟指出,不論主計總處、韓國瑜或藍白兩黨提出的總預算解方都不可行。(圖/公督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