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詹宜庭/台北報導

▲女職員控被校長性侵,立委陳培瑜召開記者會揭露花蓮縣政府未積極調查(圖/記者詹宜庭攝影)
花蓮近日傳出一起校長利用公務出差之便性侵女職員的案件,但花蓮縣政府對於相關案情調查消極、監督不足且管理失職,在性平事件的處理上引發關注。民進黨立委陳培瑜、花蓮縣議員楊華美、婦女救援基金會執行長杜瑛秋、勵馨基金會副執行長王淑芬,以及受害者丈夫今(20日)召開聯合記者會,楊華美表示,自己收到陳情後多次與花蓮縣教育處聯繫,但至今仍未見積極調查,也未聆聽被害人的聲音,質疑「這種應作為卻不作為的態度,是消極還是包庇?」
花蓮縣議員楊華美指出,當事人於12月5日寫信至縣長信箱陳情,但花蓮縣政府在未聯絡當事人的情況下,於12月19日回信稱「聽說會進入司法訴訟,因此將依照裁判書及相關規定咎責。」
楊華美表示,自己12月23日收到陳情信件後,多次與教育處聯繫,但至今仍未見積極調查,也未聆聽被害人的聲音,質疑「這種應作為卻不作為的態度,是消極還是包庇?」她強調,花蓮縣政府依法沒有任何理由與藉口不展開調查,這不僅是花蓮的個案,更是整體教育體制的問題。
受害者丈夫表示,妻子至今仍難以完整表達當時的遭遇,夫妻倆思考許久後才同意召開記者會。他提到,去年11月21、22日,妻子因公出差至台北,會議期間一名校長積極邀約她參加會後餐敘。由於對方身分是校長,妻子認為這是會議的延續,因此參與。不料,席間她酒醉後,被該名校長帶至汽車旅館,遭受性侵。事發當晚,她返家後便將經過一五一十地告訴他,而他陪伴妻子一路走來,由於妻子擔心工作受影響,直到今年2月1日她正式提出離職,才開始進行報案與相關法律程序。
受害者丈夫進一步表示,妻子在這段期間接受身心治療,但始終無法從創傷中走出,因此他才決定向花蓮縣政府陳情,卻求助無門。輾轉之下,他找到議員楊華美協助,議員得知後陸續採取行動,經過長時間溝通,徵得夫妻倆同意後,決定召開記者會,讓社會大眾了解事實。然而,花蓮縣政府的回應讓他們倍感無助,「我們不知道這場官司要打多久,也不知道是否還有類似情況發生,但要感謝所有願意伸出援手的議員與委員,協助處理這樣的事情。」
受害者也透過錄音檔表示,「到目前為止,我心中還是有很多複雜情緒,這段期間經歷很深的自我懷疑與痛苦,每天無數次問自己,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是不是哪裡做錯了?每次諮商結束後,當下可以理性告訴自己,現在不是責怪自己的時候,但情緒總是把自己拉進很深的黑洞裡,讓我覺得像是溺水一樣。」
受害者說,這起事件帶來的傷痛,不是一句「時間可以沖淡一切」或是「要勇敢堅強」就能輕輕帶過。然而,更令人心碎的不只是事件本身的創傷,還有來自社會的誤解與質疑,「那份痛苦太沈重了,社會上有太多像我一樣經歷創傷的人,我們都要面對質疑與責備,這對我們來說都是二次傷害,希望社會多點理解與耐心,現在我們面對求助無門的困境,陪伴我的家人朋友,是我很重要的力量,謝謝每個願意伸出手的人。」
陳培瑜表示,從制度面來看,自性別平等法上路後,所有機構理應成為受害者最堅實的後盾。但從本案可見,受害者求助無門,甚至顯示出體制上的缺失,目前受害者急需心理輔導協助,家人的經濟與生活支援也是後續必須關注的重要議題。
陳培瑜強調,所有的支持都無法彌補受害者所受的傷害,但花蓮縣政府應回到個案本身,履行該有的作為,進行調查與相關程序,「不論是對受害者個人,或是對受害者家庭,都必須積極作為」,全台灣仍有許多受害者因害怕社會輿論而不敢站出來,但無論是中央法規還是地方政府的體制問題,社會各界都有責任與義務攜手合作,包括立法委員、地方議員與民間團體,共同檢視法規與程序,找出仍需精進的地方,確保未來不再發生類似憾事。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保護被害人隱私,避免二度傷害
尊重身體自主權,請撥打110、113
性侵害就是犯罪,請撥打1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