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羽芳/國際中心
今年1月,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數度提及他不排除使用軍事力量控制格陵蘭和巴拿馬運河,引起各國關注。現在,丹麥民眾在網路發起連署,要求丹麥以 1 兆美元購買加州,截至本週二,請願書簽名已超過 20 萬。此外,德國慕尼黑安全會議舉辦前,也發布報告稱川普的「土地掠奪」言論,已讓美國成為「需防範風險」。

▲美國總統川普放話要拿下格陵蘭和巴拿馬運河。丹麥民眾在網路發起連署,要求丹麥以 1 兆美元購買加州,截至本週二,請願書籤名已超過 20 萬。▲(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根據英國《衛報》報導,本次請願是由「丹麥化組織」(the "Denmarkification" petition)發起,請願書以諷刺的筆調寫到,「我們非常肯定,只要價格合適,他就會願意出售它。」且認為川普總統可能願意出售該州,因為該州的政治領導人經常與其政府發生衝突。
請願書中提到要把加州改名為「新丹麥」,提到要將丹麥式的幸福生活感「hygge」帶到好萊塢(Hollywood),把自行車道帶到比佛利山(Beverly Hills)。以幽默的方式,回應川普買下格陵蘭的言詞。
川普在1月8日曾表示,美國買下格陵蘭是為了防禦在該海域附近出沒的中國、俄羅斯船隻,「保護自由世界」。但川普卻以威脅的語氣,提到丹麥若不賣格陵蘭,將對丹麥進口到美國的產品課徵高額關稅。
週五(2/14),慕尼黑安全會議(Munich Security Conference, MSC)將舉行。主辦單位在會議前發表報告,指出川普不斷提出收購格陵蘭等地的「土地掠奪」言論,意味美國不再被視為「穩定支柱,而是需要防範的風險」。
本次會議討論重點包含全球面臨的安全挑戰,以及國際秩序面臨的衝突。此會議被視為決策討論國際安全政策的重要論壇,也將是美國副總統萬斯(JD Vance)率領的川普代表團,與歐洲政界和軍事界人士的首次會晤。
MSC的會前報告書提到,美國未能遏制烏克蘭和中東戰爭,且只有當狹義的美國利益受到威脅時,川普才會選擇性、單方面參與國際事務。報告中提到美國前任總統都堅信美國是「維繫世界團結不可或缺的國家」,在川普的願景中,卻缺乏對國際秩序的「宏大責任感」(any outsized ethos of responsibility)。

▲美國歷屆總統任內加入或退出國際組織和協議的情況。(圖/翻攝自慕尼黑安全會議報告書)
報告書指出,他考慮強行吞併格陵蘭島、巴拿馬和加拿大,並誓言擴大領土,這表明川普並不受國際規範的約束。報告書也點書,川普撤回美國對國際機構的資助,並批評其不公平。對川普來說,美國在歐洲和東亞的盟友往往是負擔(liabilities)而不是資產(assets)。
川普在上任後主張北約32個成員國應將國防支出從國內生產毛額(GDP)的2%提升至5%,他不滿北約成員的付出少,卻能換得美方保護。報告書提醒歐洲,川普制定的計劃大幅減少美國在歐洲的軍事部屬,將北約轉變為一些人所稱的「休眠北約」(dormant NATO)。
報告書提到,有鑑於歐洲重新軍備的緩慢進展以及對美國的依賴,此類撤軍可能將歐洲暴露在風險之中,使歐洲面對俄羅斯的侵略;反之,川普帶來的壓力也可能迫使歐洲人承擔起保衛歐洲大陸的責任。
未來,美國恐從「世界警察」的調停者角色,轉成「美國優先」的立場自居。週五,范斯和澤倫斯基將在MSC會面,面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即將屆滿3年,俄烏停戰議題將成為討論焦點。根據法新社報導,理事會主席霍伊斯根(Christoph Heusgen)表示,俄羅斯政府代表將不會出席。

▲美國受訪者對美國向烏克蘭和以色列提供軍事援助的看法。資料顯示,69%民主黨支持者,支持美國增加或維持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共和黨支持者中,則有52%支持增加或維持現狀。(圖/翻攝自慕尼黑安全會議報告書)
《紐約郵報》週六報導稱,川普告訴該報,他曾與普丁通電話,討論與談判結束烏俄戰爭。白宮12日也表示,目前烏俄和談判中未有任何歐洲國家參與。隨後,英、法、德等國及歐盟委員會發表聯合聲明,指「烏克蘭和歐洲必需是任何談判的參與方」。

▲川普與普丁通電話,在歐洲國家事前不知情的情況,討論與談判結束烏俄戰爭。(組合圖/翻攝自X@KremlinRussia、川普臉書)
川普與普丁在歐洲國家事前不知情的情況通話,恐使烏克蘭處於不利。澤倫斯基則呼籲華府,在與俄羅斯達成任何協議的時候,須提供嚴格的安全保障,以防讓俄羅斯有重新整裝攻擊的機會。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圖/翻攝自@ZelenskyyUa X平台)
川普四處買地、主張北約各國將國防支出提高、與俄羅斯獨自談判的種種舉動,對美歐之間的友誼帶來不穩定。烏俄戰爭延續至今將屆滿三年,週五即將展開的慕尼黑安全會議。萬斯與澤倫斯基的交談,將是本次慕尼黑安全會議的一大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