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馬斯克有中共高官當靠山 特斯拉告中國車主屢勝訴

記者黃馨慧/國際中心

根據美聯社報導,自稱是「言論自由絕對主義者」的馬斯克(Elon Musk),其在中國的特斯拉車廠因受益於中共高官當靠山,對於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特斯拉故障事故糾紛,不但享有媒體特權,異議者投訴被壓制,特斯拉甚至還會主動出擊告中國消費者,在民事訴訟中的勝訴率高達9成。

特斯拉突然失靈導致車禍,當事人將事故車噴上紅漆,運至上海車展向特斯拉抗議。(圖/翻攝自受害車主張亞周個人微博帳號@淡水裡的珊瑚)

▲特斯拉突然失靈導致車禍,當事人將事故車噴上紅漆,運至上海車展向特斯拉抗議。(圖/翻攝自受害車主張亞周個人微博帳號@淡水裡的珊瑚)

中國河南省一名女子張亞周,在2021年乘坐父親駕駛的特斯拉(Tesla)熱銷車款Model 3,卻因煞車失靈發生車禍,導致父母受傷住院。張亞周心生不滿,於是在2021年上海車展鬧場「維權」(抗議),爬上一輛特斯拉車頂抗議,並起訴特斯拉。沒想到,特斯拉轉身反告張亞周誹謗。最後中國法院裁定,張亞周需賠償特斯拉逾2.3萬美元(新台幣75.6萬),還要公開道歉。

「車頂維權事件」當時在中國社群媒體發酵,引起熱烈討論。張亞周並不是唯一一位被特斯拉反告的車主。2020年,一名陳姓車主宣稱自己的Model 3突然失控,在停車場撞倒十幾輛汽車,那場車禍讓陳姓車主險些喪命。他在社群媒體上警告大家不要買特斯拉,卻被特斯拉控告為虛假指控,最後法院判陳姓車主賠償特斯拉5萬人民幣(新台幣22.4萬)並公開道歉。

美聯社報導,過去4年間,有至少6名車主因為車輛突然故障、品質不當、零件故障導致事故等理由,將特斯拉告上法庭,最後都被特斯拉反告,甚至也不放過其他異議者,對批評特斯拉的至少6名部落客和兩家中國媒體提告。而特斯拉在全部11起訴訟案中,都獲得勝訴。

特斯拉在中國之所以能得到這麼巨大的法律優勢,都仰賴一名強大的靠山——前上海市委書記、現任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他的地位僅次於國家主席習近平。

美聯社報導,在李強的支持下,特斯拉2019年進入上海,落成第一家海外工廠,還得到低利率貸款和優惠稅收減免。中國則藉由特斯拉帶動國內電動車市場,中國電池製造商CATL作為特斯拉主要供應商,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車電池製造商。

自稱是「言論自由絕對主義者」(free speech absolutist)的馬斯克,其領導的特斯拉卻利用公司在中國的特殊地位,讓批評特斯拉者噤聲。根據報導,特斯拉除了商業影響力,還透過和中國共產黨的裙帶關係,滲透中國監察機構、媒體、法院,徹底在中國雄踞一方。兩名駐上海的中國記者向美聯社表示,中國媒體之間有一條不成文規定,就是避免對特斯拉批評報導,多寫正面新聞,「編輯要我們不要寫特斯拉的負面新聞,它是上海市政府保護的重點公司。」

兩家中國媒體,品玩(PingWest)和鳳凰網,就曾因違反這條潛規則被特斯拉起訴。品玩曾稱特斯拉上海工廠是血汗工廠,被判賠10萬元人民幣(45萬台幣)並公開道歉;鳳凰網則報導過一名特斯拉車主和特斯拉訴訟過程中遭遇的磨難,惹怒特斯拉。

此外,美聯社在審查中國公開法庭文件後發現,特斯拉贏得了近90%的民事案件,這些案件涉及客戶對安全、品質或合約糾紛的指控。美國跑車品牌薩林汽車(Saleen Automotive)的前中國律師喬宇東(Qiao Yudong,音譯)表示:「(中國)政府賦予特斯拉超級地位,讓消費者處於非常弱勢處境...... 這就是為什麼一些消費者被迫採取極端行動」。

在美國,特斯拉也因自動駕駛功能、電池充電故障、煞車失靈或突然加速、安全氣囊故障、維修和零件壟斷等緣由,受到大量車主投訴或提告。儘管特斯拉目前在美國還沒有因為批評公司而提告車主,但已經引起一些人擔心,恐在美國引起「寒蟬效應」。畢竟如今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手握政府核心權力,背靠川普、執掌美國政府效率部(DOGE)對聯邦機構翻天覆地改革,大幅凍結預算、暫停政府計畫、解雇檢察官和政府監察機構等制衡政府的單位。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