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臺灣最強法律事務所50年了 《萬國》時期年輕顧立雄王美花身影曝光

資深媒體人 鍾志鵬 臺北報導

無論你在什麼位置,懂法律保護自己,是所有個人與企業必須懂的自我保護之道。萬國法律事務所1974年成立至今50年了,是臺灣第一家開放合夥律師的事務所。出版《萬國之道》記錄50年來參與臺灣成為民主法治國家的關鍵過程,以及協助前總統陳水扁、女婿趙建銘、洪仲秋、太陽花打官司以及幫在花蓮參加騎單車比賽被落石砸死的日人白井寬之,成功爭取國賠的故事。書中真實官司溫暖嚴謹也令人感動落淚。也可以看見國防部長顧立雄與妻子前經濟部長王美花的年輕身影。

萬國法律事務所與台灣同行— 瀏覽二十一世紀以來,萬國代表過的案件、參與過的事件,彷彿再次見證台灣。


▲臺北民生大樓時期,萬國律師合影。左一為國防部長顧立雄年輕時。(圖/遠足文化 提供)


《萬國法律事務所》參與見證臺灣的關鍵政治發展

《萬國法律事務所》成立於西元1974 年10 月7 日,從1970 年代到今天,萬國走過了半個世紀。但這半個世紀不同於其他年代,是台灣成為民主法治國家最關鍵的一段時間。

威權民主化,需要的不只是新政黨或選舉──民主的意義,是將政治權力收攏入法律結構,使其服從於具正當性的民選公職人員,並且持續受公民社會監督影響。這個過程,是立體而全面的改變,到處都需要法律專業工作者的投入與付出。

《萬國法律事務所》的發展貼合台灣的成長。自創所之初,創所律師就投入各種國家改造工程。第二代萬國律師接班後,進一步發揚光大,從律師公會突破,改革能量迅速擴及司法制度與社會扶助。現在,萬國人更是遍及公私部門(國防部長顧立雄即是合夥人)—在政府與法院、大企業或新創公司,甚至是政黨、社會運動團體,都可以看到萬國出身的律師本於專業與理念,為台灣貢獻。


▲1974年四位萬國法律事務所創所律師合影。左起賴浩敏、范光群、黃柏夫、陳傳岳。(圖/遠足文化 提供)

2000 年,政黨輪替,「黨外」出身的民進黨開始八年執政。萬國承接過的重大政治案件眾多,例如:總統選舉無效驗票案(2004 年)、第一家庭成員趙建銘涉入台灣土地開發公司股票內線交易案(2006 年),以及總統陳水扁與其家人、幕僚涉入貪污罪名之國務機要費案(2006 年)。

2008 年,政黨二次輪替。這一輪國民黨執政後期,主權、兩岸、社會與經濟政策上多有爭議,引發疑慮,台灣公民頻繁集結,也出現大規模的街頭抗議。在這段期間,社會矚目案件不計其數,萬國律師曾參與過的案件也不少,例如:全國關廠工人還款案(2012 年)、陸軍下士洪仲丘案(2013 年);也有不少萬國人在2014 年的太陽花學運之際,參與義務辯護律師團,與全國上百名律師共同集結。

律師們漏夜排班,不分晨昏on call,趕往各地警局,陪伴社運參與者偵詢筆錄— 徹夜未眠不只是年輕公民們守護國家的集體記憶,也是許多律師的共同經歷。


▲萬國律師參加司法復活遊行(1997-10-19)。(圖/遠足文化 提供)

最近的例子,則是2024 年的現在進行式。日前,由在野黨掌握多數的國會,通過《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之修法,涵蓋人事同意、聽證調查,將藐視國會入罪,有擴張國會權力、侵害人權之虞,而其設計總統國情報告將由立委提問即答,更有改動國家基本體制之違憲疑慮。修法通過後,行政院覆議,而總統、行政院、監察院以及執政之民進黨立法院黨團都向憲法法院聲請釋憲。此案涉及國家憲政根基,萬國律師再次出動──而憲法法院也在短短幾週內,快速回應聲請者的疑慮,以暫時處分凍結諸多違憲疑義條款。

從總統大選到權力分立,從單一當事人的人權侵害事件,到數十萬人上街的社會運動——二十一世紀,萬國律師與台灣共同經歷,在在都是牽涉自由、民主、憲政秩序的重大訴訟。

有些法律服務,是在登出人世後才終結。當律師遇到白髮人送黑髮人案件,更令人遺憾。

萬國法律事務所三十週年慶祝酒會。左起黃三榮、林雅芬、程春益、張嘉真、郭雨嵐、黃柏夫、范光群、陳傳岳、賴浩敏、顧立雄(右三)、李克和、蘇宜益大律師們合影。(圖/遠足文化 提供)

▲萬國法律事務所三十週年慶祝酒會。左起黃三榮、林雅芬、程春益、張嘉真、郭雨嵐、黃柏夫、范光群、陳傳岳、賴浩敏、顧立雄(右三)、李克和、蘇宜益大律師們合影。(圖/遠足文化 提供)


生硬的政治面法律之外 在遺憾裡經驗到愛讓律師感動萬千

書中描述《萬國法律事務所》-全面服務是簡單、清楚的目標,也是深刻的承諾。
律師不只是陪伴客戶行路蜿蜒,見證江湖興迭。律師若是服務個人客戶,是真的有可能成為送行者。有些法律服務,是在登出人世後才終結— 而這類型的送行,也有隨機性。死亡何時來敲門,無人知曉,做律師,要陪伴客戶面對何種後事,也不能選擇。若是遇到白髮人送黑髮人,更令人遺憾。

合夥律師高志明分享他生涯中印象最深刻的案件,就是這樣一件憾事— 在最深刻的遺憾裡,竟然找到了深厚的人情與愛。

2017 年九月,喜愛騎自行車的日本年輕人白井寬之抵達花蓮,準備參加太魯閣自行車登山挑戰賽。賽前一天,練習試騎時,卻在九曲洞的隧道口被落石擊中頭部,送醫後不幸過世。白井爸爸匆匆從日本飛抵台灣,卻只能見到兒子最後一面。

透過《日本交流協會》轉介,白井爸爸委任高志明律師向公路局請求國家賠償,後來進入訴訟。這個案件有其特殊性,其一是落石可能被認定為天災,其二是白井寬之為日本人,可否獲國家賠償,未有裁判前例。

高志明律師幫白井寬之爭取國賠,白井寬之爸爸白井良一在花蓮地震時捐款幫助臺灣。(圖/翻攝自三立新聞)

▲高志明律師幫白井寬之爭取國賠,白井寬之爸爸白井良一在花蓮地震時捐款幫助臺灣。(圖/翻攝自三立新聞)

幸好白井爸爸的請求一路獲得法院支持,從一審到三審,法院都依據國家賠償法當中的互惠條款,肯定日本國民也有在我國請求國家賠償的權利,最後獲得國家賠償。從法律的角度看來,這個案子很重要,將來可能成為台灣人在日本請求國家賠償的依據。

不過,對於高志明律師來說,這個案件更深厚的意義是在法律之外的人情溫暖。白井寬之在台灣過世,遺骨從醫院送往車站,一路上,有一、兩百位自行車友自行聚集,為他送行。白井的腳踏車被落石破壞,有當地的自行車行主動修復、寄回日本給家屬。

連白井在事故當天投宿的民宿,民宿主人也從監視器裡找出紀錄,把白井蹲在地上修車的影像寄給白井爸爸留念。白井爸爸之後來了台灣幾次,高志明律師陪著他去向這些人一一致謝。記者甚至還找到了當天路經事故現場,一直陪伴在白井身邊握著他的手、等到救護車來的騎士。


▲高志明律師幫白井寬之爭取國賠,白井寬之爸爸白井良一在花蓮地震時捐款幫助臺灣。(圖/翻攝自三立新聞)


人生在世,意外憾事難免。最大的福氣,卻是在遺憾裡經驗到愛。

白井的國家賠償案,不只是一個開創性判例(leading case)。它見證的是白井對台灣的喜愛,台灣人的敦厚情意,最終能與白井爸爸的寬宏大度,重寫一場意外的意義。能代表這個案件,確實是律師生涯中,難忘的送行。

做律師,在法律職業中登峰造極,服務客戶是起點也是終點。所謂「全面服務」,是簡單、清楚的目標,也是深刻的承諾。律師陪伴客戶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由生到死,也在長長的路途上,多次見證起死回生。法律是規範、體系,是要件、效果,給予我們架構、軌道。

本文撰寫與摘自遠足文化出版之《萬國之道》

外稿
【三立新聞網免責聲明】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怎能不讀書

作者簡介
來自各地鄉民的聲音。想大聲說出你的觀點,歡迎投稿!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