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謝文彥、田居達、何正鳳/高雄報導
中科院連續2天在左營、蘇澳近海實施3場「海上功能驗證」,一度有消息傳出,可能是為了國造潛艦首艘原型艦「海鯤號」進行海上測試,不過消息並沒有被證實。今(13)日一早在左營軍港,海獅號潛艦開出軍港外,宜蘭的蘇澳廣播電台則是提醒漁友不要靠近管制區域。

蘇澳廣播電台工作人員:「麻煩漁友不要靠近這裡,注意安全。」
蘇澳區漁會蘇澳廣播電台用無線電通知在港外作業的漁船,13日上午8點到下午4點有中科院演練,要漁船小心別靠近,而不只在宜蘭…
在高雄的左營軍港,編號791的海獅號潛艦往外航行,中科院連續2天在左營軍港都有演練,外界一度猜測會不會和海鯤號有關係。

國防院國防戰略研究所長蘇紫雲:「海上功能驗證,(中科院)細節雖然不便透漏,但是從公開資料看,它應該是一個水下載具,水深分別在10公尺開始,到第3項次會深到120公尺左右。」
據了解,海鯤號目前還不到海上測試的進度,這次從漁業署的公告可以看出中科院要進行海上功能驗證,13日在左營軍港,水深是10到20公尺,蘇澳港是15到20公尺。14日左營軍港的演練,水深則是拉到了110到120公尺,管制範圍也變大。

國防院國防戰略研究所長蘇紫雲:「它沒有就是爆破性的火力,所以應該是載具的測試,第二個就是台灣的無人載具其實非常的有潛力,也有民間公司積極在研發。」
潛艦國造第一艘原型艦海鯤號,光電桅桿也就是整合式潛望鏡,其中第2支在5月份交貨,整組光電桅桿全數到位。而這次中科院進行海上功能驗證演練,就算和海鯤號無關,但是在其他軍艦所做的試驗,相信也都能對台海的防衛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