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孟珊、蘇耘寬/台北報導
國內的豬肉和雞肉價格先前已經上漲一波,但食品廠表示,近期產量少加上成本仍有壓力,不排除繼續漲價的可能,預估要到中秋節後才會比較回穩;而全球包括小麥等糧食供應也因為俄烏戰爭,加上極端氣候等因素受到影響。

▲▼國內豬價和雞價持續上漲,預估要到中秋過後才會比較回穩。

到傳統市場採買肉品,但國內豬價和雞價持續在高檔,毛豬守穩天花板價,每公斤90元以上,白肉雞價更是一路走高,來到每台斤38元。

卜蜂董事長鄭武樾:「台灣的這個豬最近都有一些這個仔豬下痢啦,或者是PRRS這些病毒,雞肉也因為禽流感的問題,所以種雞有受到影響,所以這個量也是少,(俄國將)糧食出口的港口封銷了,所以現在實在是有很多未知因素。」

福壽實業總經理洪碩嬪:「如果飼料的價格繼續往上的話,那可能蛋價還是會往上,因為最近的大宗原料的部分其實價格是往上的。」
產量少加上飼料成本因為運費增加而提高,食品大廠估計要到中秋過後供應量和價格才會慢慢回穩,但糧食供應危機不只台灣。
CNA主播:「隨著玉米和大豆價格上漲,小麥期貨上漲超過6%。」

▲全球小麥價格受到俄烏戰爭影響直直飆高。
受到俄烏戰爭影響,全球小麥價格直直飆,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小麥期貨走揚,9月上漲3.9%,來到每英斗6.5750美元。
目前印度正在考慮降低或取消40%的小麥進口稅,就為了壓低價格;而另一邊中國糧食生產更是屋漏偏逢連夜雨。
中國多處遭到洪災重創,其中不乏名列前茅的產糧大省,像是與法國、加拿大糧食總產量相當的河南和山東,以及糧食產量超過泰國的江西、安徽兩省,恐怕都會對國際市場造成衝擊,全球糧食危機牽一髮動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