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蕭宥宸報導

▲有網友認為,台灣人明年就會恢復本性。(示意圖/資料照)
《道交條例》修法於6月30日正式上路,針對汽機車未停讓行人、間隔未達3公尺以上,最高重罰新台幣6000元,並記點3點及處道安講習3小時,就算是行人闖紅燈也得讓。法案自通過後爭議不斷,許多網友直言是行人「帝王條款」,更有部分網友認為是治標不治本,政府想加強行人用路安全,應該從提升民眾用路觀念、考照制度改革、汰除不適任駕駛開始。
有網友透過PTT發文詢問「為啥台灣會突然重視禮讓行人?」先不拿台灣人較陌生的美國或歐洲先進國家相比,與台灣距離相近的日本早已注重道安議題多年,多年來也有許多民眾大讚日本的交通環境,尤其日本是非常懂得禮(停)讓行人。
原PO表示,過去談到相關議題,總是會被特定人士批評「台灣是台灣,日本是日本,還有人說台灣一直讓行人,車子就不用過了」,就連執法單位針對行人路權「也是沒有甚麼動作,大家就默許讓車子先過」。為何會突然開始大抓不禮(停)讓行人,連不足幾公尺都會被抓開罰單?
貼文一出,其他網友紛紛留言,「外國一直報導行人地獄啊」、「就丟臉丟到全世界了啊」、「希望外國趕快報導違停」、「台灣人喜歡跟風啊,大概明年恢復本性了」、「因為撞到外國人,台灣比較看重外國人的觀感」。
另有網友表示,「國外旅遊指南特別註明行人地獄。不然你看酒駕就沒事,愛修不修的。騎樓都被佔滿了行人當然地獄啊」、「做做樣子啦,行人地獄又不是只有過馬路」、「台灣以車為主的交通觀念,早就該改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