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許元馨報導

▲農糧署分享挑選蘆筍的方法和保存訣竅。(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蘆筍的營養豐富,不只低脂、高維生素,還有能幫助減重、增強免疫力、排毒、消水腫等功效。網路流傳「公母」蘆筍嫩莖的分辨法,對此,農糧署帶大家解惑,並分享挑選、保存的訣竅。

▲農糧署說明挑選蘆筍的方法。(圖/翻攝自鮮享農YA - 農糧署臉書)
「蘆筍有分公母嗎?!」臉書粉專《鮮享農YA - 農糧署》發文表示,雌雄異株的蘆筍,雌株通常較為高大,但發莖數較少、嫩莖產量也較低;雄株蘆筍雖較為低矮,但因不結果,故發莖數多、產量較高,農民通常從開花後的花瓣顏色做分別。
至於網路流傳公母蘆筍嫩莖的分辨法,《鮮享農YA - 農糧署》解惑,其實和「採收時間」有關,臺灣主要栽種的蘆筍品種,採收時筍尖呈飽滿抱合狀,口感鮮甜而軟嫩,通常於採收當日便立即配送至消費者或拍賣市場,若採收過遲或已存放多日,頂端便會逐漸出現間隙及分枝,口感也會變得紮實硬脆、帶纖維感,可做為挑選時觀察的主要依據。
《鮮享農YA - 農糧署》表示,因蘆筍採收後仍會持續生長,購買後若未立即料理,建議以沾濕的廚房紙巾平鋪於直形容器內,並以直立方式放置蘆筍,冷藏可保鮮約2至3日。